刘海燕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7日 来源:心理学院 作者:
刘海燕
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海南省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第八、九届理事会理事。近年来,出版专著一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与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民族心理;发表论文30余篇;省级课题6项,科研成果获海南省社科联、海南省教育厅、海南师范大学等多机构的奖励。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比赛的优秀指导教师。
主要教育背景:
2000.9-2004.7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士学位;
2004.9-2007.6 华南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2007.6- 海南师范大学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语言与认知;特殊群体心理;民族心理
代表性学术成果:
1.Stroop效应新进展—理论、范式及影响因素,心理科学(中文核心),2007年第4期。
2.Stroop效应在精神障碍研究中争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文核心),2008年第5期。
3.Stroop效应研究的进展,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期。
4.汉字词颜色语义自动激活,心理研究, 2010年第3卷第5期
5.听障儿童听觉Stroop效应的研究综述,中国特殊教育(中文核心),2011年第12期
6.材料类型和颜色典型性影响颜色—物体Stroop效应,心理科学(中文核心),2012年第3期
7.师范类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挫折耐受力关系的实验研究,中国特殊教育(中文核心),2013年第8期
8.听力障碍与言语障碍者的情绪Stroop效应研究:内隐态度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中文核心),2014年第8期
9.弥补行为和自我惩罚对内疚感的降低作用,心理研究(cssci扩展),2021年第3期
10.青少年体像烦恼注意偏向分析,中国学校卫生(中文核心),2021年第7期
11.大、中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强度、自尊和抑郁的关系:好友数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中国健康心理学(中文核心),2021年第9期
12.大学生短视频成瘾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中国健康心理学(中文核心),2024年第2期
13.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的关系:科技侵扰和负面评价恐惧的并行中介作用,中国健康心理学,2024年第6期
14.屏幕内外的动机与行为:数字时代下零零后的公、私领域认知与社会参与,心理研究(CSSCI扩展),2025
15.A comparative study of EEGfunctional and effective connectivity patternsin childrenwith learning diculties duringreading and math tasks,Frongtiers in Neuroscience,DOI10.3389/fnins.2025.1612884
获奖情况:
1.《Stroop效应在精神障碍研究中的争论》获海南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2010年12月
2.《材料类型和颜色典型性影响颜色-物体Stroop效应》获第四届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12月
3.《材料类型和颜色典型性影响颜色-物体Stroop效应》获海南师范大学科研成果三等奖。2013年10月
4.《听力障碍与言语障碍者的情绪Stroop效应研究:内隐态度的中介作用》获海南师范大学科研成果二等奖,2015年10月。
5.《听力障碍与言语障碍者的情绪Stroop效应研究:内隐态度的中介作用》获第五届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16年7月
6.“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1年12月
7.“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8.第三届海南师范大学教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主讲课程: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经典研究
联系方式:e-mail: 57087679@qq.com